朋友家的八哥:三年无言语,却掌握了口技

发表时间: 2018-04-07 23:28

某日,到一朋友家做客。午后酒酣之后,躺在客厅沙发之上小憩。正蒙眬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救火车鸣笛声。我一个激灵坐起身来,惊问:莫非附近发生火灾了?朋友眼都没睁:又是这个扁毛畜牲作怪!大声呵斥两声,那怪音嘎然而止。

我已经没了睡意,就起身走到室外,看看这“扁毛畜牲”到底是何方神圣。抬头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一只乌黑的八哥,被养在竹篾笼子里,高挂在檐下,歪着脑袋,正在忿忿地向我注视。

朋友也跟了出来,对我说,养了整整三年了,到现在不会说句人话!说它笨吧,倒学会了不少古怪的声音。

朋友话音没落,那只鸟脖子一扬,一连串咯咯拉拉的粗糙声音就发了出来。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是出自八哥之口,还真以为是哪家邻居装修,在用电锯锯木板哩。

八哥被驯化饲养,由来已久,古代宫廷,常常把它作为御用玩赏鸟类。这里有一则趣事,清朝嘉庆皇帝常用“混帐东西”这句话骂人,习以为常。后来有人进献了一只八哥,乖巧伶俐,会模仿人语,很得嘉庆欢喜。没想到日久近墨,竟然也学会了皇帝的口头语。有一次嘉庆发怒,又以“混帐东西”骂人,八哥闻之,亦高声对骂。嘉庆不怒反喜,并因此认识到自己骂人为不智、且不雅,遂改正之。

此事真假无从稽考,且近乎荒唐,然而闻之则足为后世鉴。一个封建皇帝尚能有如此“容鸟之量”,知过能改,以我等俗人,更就该放下贡高我慢之心,虚心受教,闻过则喜。

八哥能说“人话”,并非一件易事,如果不予以特别的训练,靠其“自觉成才”,成功者几稀。若朋友那只,虽豢养三年,还是未能如愿,原因就是缺乏专门训练。过去有介绍如何训练八哥说话的书籍,所教方法颇为繁难,如剪舌、捻舌、烫舌等,不仅让宠主为难,而且也让鸟儿受罪,殊无可取之处。最简单有效之法,就是大量重复性训练,日久必能成功,可惜许多人并无此耐心。

即使学会了“人话”,也仅仅是模仿而已,八哥决不会有人的思维与语言交流能力。听其学舌,也不过是一种乐趣。

其实能够通过模仿学会“说人话”的鸟类,据说有十多种。我们常见而且被大家作为宠物喂养的,就有八哥、鹦鹉、鹩哥等。八哥相对来说价廉易得,市场上会讲几句“人话”的,大概也就千元左右,喜欢坐享其成的朋友可以花钱买个省心。鹩哥样貌与八哥差别不甚大,但是身价比八哥要高不少。鹦鹉毛色丰富,品种繁多,更有美感,价格从几十、几千到几万的都有,往上就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玩赏得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