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50公里徒步体验:魅力与遗憾并存

发表时间: 2024-03-25 19:08


一年一度的文明健康之旅“美丽佛山,一路向前”,2024年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于上周末开走,不少市民高高兴兴的参与了活动,赏水赏花赏发展,一桥一路皆风景,徒步50公里已成为佛山的一大品牌活动。

可是,在今年的徒步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让整个活动没那么完美。其中一个补水点事后将剩下来未开盖的几十桶桶装水当街倒掉,就显得特别扎眼。

倒掉,这么浪费,为什么不不拿回去呢?送水工作人员说不倒掉就不能结账。

送水师傅的一番话,道出了如今官方组织活动的一个困点,这就是所有的开支都必须按照预算执行,预算了的就要执行,不执行预算,不仅要解释,甚至可能要被追责;没预算的很难执行,预算外开支,很多单位不是迫不得已,宁愿不开支。

这就是预算带来的现实困境。预算本来是好事,可以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有计划比没计划肯定要好。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甚至一项活动,开支是不可能完全按照预算走的,预算不可能做到那么详尽、周密。

就比如佛山这次50公里徒步活动,中间补给点要准备多少桶水才合适?水少了是工作失误,水多了怎么办?

主办方工作人员不能私自带回家,带回家涉嫌侵占公有财物;

不能送给他人,赠送他人涉嫌利益输送;

不能带回单位,这水是专项活动经费支出的,专项活动只能专款专用、专物专用;

也不能退回给商家,哪个商家卖出的东西会接受无缘无故的退还啊,而且预算已经出了,不用这笔钱还不行;

商家也不能自己主动拉回去,拉回去商家没执行合同,不能结账。

你说怎么办?商家没办法,只能当街倒掉。可是倒掉也有问题。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有句古训,浪费粮食是要遭雷劈的,水也是一样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并不充裕的国家。当街倒掉饮用水,不仅仅是浪费了一点钱,而是浪费了水资源,人品有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遏制食品和资源的浪费行为。比如《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浪费食品。

可见,佛山的这次徒步活动,虽然整个活动很完美,但这补水环节准备工作还是不够精准的。

首先,预判不够。你如果才多了一桶两桶,还好理解,你一个点就多了40多桶,这工作人员是不是预估能力太弱了?或者是习惯性的做大预算?缺乏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意识,反正是财政的钱,浪费了也不心疼。

其次,预案不够。其实在做方案时,主办发就应该做好预案,多余的饮用水怎么处理。有了预案,经过了层层审批的,多余的水,就算拉回到自己单位去了,或者送给附近的居民,都行,那是按照预案执行的,这样就不会形成浪费。

当街倒水,商家行为也是很有问题的。商家所为虽然是商业行为,但商家也是公民,也要具备节约意识,不能浪费。这次倒水也反映了商家自身的个人素养没那么高,没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如果要追究,商家自身也要承担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