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亭口镇的“上下成对”村庄:地形造就的独特景观

发表时间: 2021-03-20 12:21

在胶东村庄当中,经常能看到“成对”的情形。所谓成对,一般指的是两个村庄共用同一个后缀,只不过根据方位的不同加以分区,比如“东某某”和“西某某”、“大某某”和“小某某”、“上某某”和“下某某”等等。

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县市乡镇都能找到,而烟台栖霞市亭口镇尤其典型。在地图上看,当地“上下成对”的村庄相当多,是一个很有趣的地名文化现象。

具体来说,亭口镇“上下成对”的村庄包括:上土屋和下土屋,上生铁刘家和下生铁刘家,上谢家和下谢家,上瑶沟和下瑶沟,上石佛和下石佛,上杏家和下杏家,上门楼和下门楼、上塞口和下塞口。

以上共计十六个村庄,接近亭口镇村庄总数的四分之一,不可谓不多。

当地为何有如此多“上下成对”的村庄?这主要与地形有关。

亭口镇总体呈南北狭长走势,自南向北流的山东河为中轴线,除了中间的河谷还有些平地之外,东西两侧皆是山脉,而当地大部分村庄都分布在山间大小不一的沟夼里。


有的山沟比较小,只能维持一个村庄的规模,这样的村庄往往有自己单独的名字。而有的山沟比较长,里面可能形成了若干个村落,这其中就容易产生“上下成对”的村庄。

这里的“上下”,主要是根据河流上下游或者地势的高低来区别的。正所谓,山越走越高,水越流越低。位于山的上坡、水的上游,村庄名字前面就加一个“上”。反之就加一个“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上塞口和下塞口村。因为上塞口村旁边就是一个大水库,而水库大坝的下面就是下塞口村。

上下好理解,那么统一的后缀又是如何而来呢?根据《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记载,这些统一的后缀一般是两个村庄周边的地标。比如,上石佛和下石佛村的“石佛”,指的就是古代一尊石佛像;上杏家和下杏家村的“杏家”,其实指的是古代此处一片杏林;下塞口和上塞口的“塞口”,指的是村庄附近的一座如同要塞般的山口。上下门楼(古代的门楼)、上下土屋(曾有一座土屋)、上下生铁刘家(古代曾在此开生铁矿)、上下瑶沟(古代是烧窑的沟)。

当然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上下谢家这样,以建村姓氏作为统一后缀,上下生铁刘家这一点也同样适合。

通常来说,“上下成对”的村庄不是同时形成的,而是有先有后。也就说,建立比较早的村庄,起初只有“后缀”作为名称,并没有前面的“上下”。只是后来旁边又有同名村建立,因此才加以区分。

上下与先后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有时是上村建立较早,有时是下村历史更久。比如,上下谢家村当中,上谢家建村较早;而上下门楼村当中,下门楼建村较早。

因为距离较近的关系,上下成对的村庄多数在姓氏上互有联系,但也不是绝对。比如,下谢家村的谢姓,根据记载是从上谢家村迁出;而上塞口是孙姓建村,下塞口则是翟姓为主。

如果是姓氏不同的“上下”村庄,那么,它们之间就还有另外一层“成对”的意义。老辈讲究“同姓不婚”,嫁娶基本都是与邻近的异姓村联姻。而处在同一条山沟里的两个村,彼此都有近水楼台之便利,自然也容易结为“秦晋之好”。世代联姻之后,上下两个村,即便不是同一个姓氏,关系也都相当亲密了。(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