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消耗量创新高,你对此有何看法?

发表时间: 2018-02-20 16:25

广 · 告

“世界正在吃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鱼。”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16年7月发布的《世界渔业与水产养殖状况》显示,2014年,全球养殖渔业消费总量首次超过野生捕捞鱼类消费总量。当年,全球人均消费鱼肉20.1公斤,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一数字仅为9.9公斤。可见近几十年,全球对鱼肉越来越青睐,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鱼肉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常被列入健康食物名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联合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的最新版鱼类消费建议,将鱼虾蟹贝类统称为“鱼”,并将62种“鱼”归为最佳选择、不错的选择、避免食用三大类。

至此鱼也有了三六九等,吃什么更健康自然也就有了定论。

美国发布的鱼类消费建议,主要是为了指导计划怀孕的女士、孕妇以及幼儿父母健康食用鱼类。

建议中

“最佳选择”包括凤尾鱼、沙丁鱼、大西洋鲑鱼、大西洋黄鱼、大西洋马鲛鱼、真鳕、黑线鳕、牙鳕、狭鳕、比目鱼、罗非鱼、螃蟹、龙虾、淡水鳟鱼、小龙虾、虾等;

“不错的选择”包括石斑鱼、大比目鱼、安康鱼、红鲈、银鳕鱼、鲤鱼等;

“避免食用”的鱼类包括马林鱼、大鲭鱼、旗鱼、长寿鱼、大眼金枪鱼等。

上海海洋大学陈舜胜教授认为,这份消费建议主要从远离重金属污染方面提供了指导,也适用于中国。除此之外,拥有40多年水产品研究经验的陈舜胜还给了其他几点建议:

海鱼风味更鲜,重金属污染较少。河鱼和海鱼的营养基本相同,但淡水鱼土腥味较重,海鱼味道鲜美,且淡水易受到土壤中农药、化肥的污染,相对而言,海鱼更安全些。

洄游性鱼类一般生活在水域中上层,由于产卵、季节等原因,它们不会长期生活在固定水域,体内沉积的重金属污染物较少。这类鱼的体态多呈梭子型、流线型,如鲑鱼、沙丁鱼、金枪鱼、马鲛鱼。

定着性鱼类生长在水域底部的礁石或水草中,不迁徙、不洄游,较易受到水体污染的影响,这类鱼通常呈扁平形态,如多宝鱼、偏口鱼等。

孕妇、幼儿尽量少吃贝类。毛蚶、牡蛎、扇贝等贝类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浅海区域,近海地区水体比较容易受到污染,汞、镉、铅等重金属沉积在体内不易排出。体型较大的鱼体内也容易聚集污染物,建议上述人群尽量少吃。

当然除去这些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淡水养殖类的水产品的养殖环境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欧美人普遍很少吃淡水鱼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淡水鱼的鱼刺较多,不易处理;二是淡水鱼有土腥味,西餐烹饪手法比较简单,难以去掉;三是一些国家有淡水水体污染问题,以美国为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快速发展导致很多淡水水域污染。

同样的问题中国也存在,除了重金属污染中国还存在着严重的抗生素污染问题,中科院团队在广东、广西、湖南等养殖大区的最新检测显示水产品养殖塘底泥中检出了7种抗生素,最高浓度为3400微克/千克,平均浓度为524微克/千克。

虽然这些看上去水质清澈,实际上水底沉积着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因此不建议食用污染水域中的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