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野钓中的四大致命习惯,或许正是你空军的元凶,连老手也难逃此劫

发表时间: 2023-12-31 15:50

冬季是钓鲫鱼最好的季节,因为天气冷水温低鱼都抱团,有时候一钓就是十几条甚至几十条,而且个体还大,大家平时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应该也经常刷到半斤一斤的大板子吧。

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忧,有些钓友就只能看别人连杆爆护上大板,自己出去钓,空手而归不说,可能人还冻个半死,一会儿吐槽资源差、一会儿又喊着要封竿。

资源确实影响鱼获,但这是硬伤,没办法改变,天天抱怨也无济于事。何况有时候你钓不着鱼跟资源没关系,只是没掌握正确的方法,或者是某些坏习惯影响了鱼获!

冬季野钓打隔夜窝,打了隔夜窝第二天就别补窝

冬季温度低鱼活性差不爱动,现场打窝现场钓发窝很慢,有时候几个小时都不发窝,于是很多人想到了隔夜窝。

打隔夜窝没错,这确实是一条捷径,但打隔夜窝是有很多讲究的,不是随便找个地方都些窝料就能把鱼引过来的!

我之前专门写文章讲过如何打隔夜窝,包括选位、选窝料以及窝量的控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了隔夜窝以后第二天别补窝!

我以前觉得大家都应该知道,但现实恰恰相反、甚至连一些老钓友都中招了。

打窝是为了聚鱼,打隔夜窝是因为鱼进窝慢,所以需要提前布窝,反正水温低鱼不活跃,来的慢走的也慢,当它们发现这个地方有吃的,进窝后就不会轻易走掉。

如果你的隔夜窝做成功了,成功把鱼诱进来并留住了,我们第二天下竿就不需要补窝,补窝反而容易惊鱼、就算不惊鱼当窝料入水钓饵就不是鱼儿的唯一选择了,有一部分鱼会选择吃窝料,那肯定影响作钓效率。

如果你的隔夜窝不成功,没有把鱼留住,那第二天窝子里就没鱼,你补窝也没鱼!

所以我建议打了隔夜窝,第二天别补窝,直接钓就可以了,钓半小时至一小时没口,再考虑打窝。这就不能算补窝了,而是重新打窝,量要大一些。

冬季野钓长时间没口是正常的,不要频繁换位不要频繁补窝

冬季的鱼抱团、且活性低不爱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有些人连杆爆护,有些人一口没有。

你以为是自己的饵料不行、窝料不行或者浮漂没调好,但真正的原因是钓位没找对,你钓的位置附近就没鱼,哪怕旁边连杆的钓友离你就几米!

久钓无口该怎么办?适当的调整是可以的,但不能胡乱调整。因为冬季发窝时间本来就比较长,所以耐心是必须的,你得给鱼进窝的时候,不能像夏季秋季那样等个半小时一小时没口就换位置。

如果说你实在等不住,也可以去找个新位置打窝,但老位置也不要完全放弃,过一段时间可以在回来钓一钓。

位置可以换,但尽量别补窝,冬季的鱼新陈代谢慢、食量小,同时杂鱼少、大鱼也不活跃,所以你的窝料消耗的会很慢,如果一直没口就不要补窝!

有的时候鱼需要把窝料吃的差不多了才肯吃钓饵,它们刚把窝料消耗完打算吃钓饵了,你却又补了一堆下去,可能又需要几个小时~

不要老盯着老钓位,不要图方便

咱们钓鱼要想有好收获就要给鱼创造方便,而不是老想着自己方便。

比如有些钓友懒得走路,车开到钓点以后就近下竿。

比如有些钓友老喜欢坐老钓位,觉得老钓位比较平整干净、经常有人喂下面肯定有鱼都不需要打窝。

但别人也是这样想的,大家都图方便,都习惯性的选老钓位,这样的结果是老钓位经常有窝料,鱼光吃窝料就饱了,而且经常有人钓的位置,附近的鱼也会被钓猾。

还有一点,冬季钓鱼需要找草,但是草多的地方就容易挂底,有些钓友嫌麻烦、怕损失钩子,于是就离水草远远的、或者找一些很大的草洞钓。

你离水草远远的,鱼就离你远远的,别以为丢一点窝料加一点药水就能把鱼从草区引出来,要是这么简单就不会有大把的人空军了。

冬季的鱼主要是趋温,所以我们要找背风向阳有障碍的地方,一定要尽量为鱼考虑。

不要老想着“有鱼肯定吃,没鱼怎么钓都没用”

这是钓鱼人最大的误区、最差的习惯,也是钓鱼小白和钓鱼高手最大的区别。

有些钓友把钓鱼想的太简单,认为鱼是低等动物,只要进窝就肯定会吃饵,傻子都能钓起来,于是按照这个逻辑反推,浮漂没动静就代表窝子里没鱼。

你建议他用小钩细线他不听,你建议他换个饵料他也不听,老是用“鱼只要进窝什么都会吃”这样的话做挡箭牌。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钓不着鱼不一定是窝子里没鱼,因为鱼没你想的那么笨,它们也不会轻易咬钩。根据我多年的水下观察发现,钓鱼真正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怎么让鱼进窝(也就是找鱼),二是怎么把进窝的鱼钓起来。

后者的难度并不比前者小,而且两者发生的概率也差不了多少,这话我知道很难让人相信,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在作钓的时候碰到没口的情况,不要总觉得是资源差、是窝子里没鱼,你不妨做个假设,假设鱼已经进窝了,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没开口、或者因为你的钓组出了问题,不妨调整一下饵料、换更细的线组试试看,当然前面说的钓位问题也需要考虑进去。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或者启发,如果以后钓鱼上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和我交流,互相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