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乐趣多,但安全第一!揭露九成垂钓伤害的罪魁祸首!

发表时间: 2024-05-15 15:43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粤市监

一人一世界,一竿一江湖,垂钓作为一种养身怡性的健康爱好,但“钓”以轻心也会带来不小的伤害。记者15日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据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显示,2023年在9个监测地区31家哨点医院共采集到277例与垂钓产品相关的伤害案例中,约92%是鱼钩锐器伤、钓鱼竿玻璃纤维刺伤,以及比较危险的由于钓鱼竿触碰高压线而导致的电击伤等。垂钓产品伤害多发于4月~11月,男性占89%,各年龄段都有分布,以中青年居多,以上肢受伤为主,约占77%,其次是头颈部12%、下肢10%。

新闻媒体上不时出现因钓鱼受伤的报道,如《央广网》4月2日报道:北京亮马河景观步道甩鱼钩误伤散步女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4月19日报道:增城一名男子夜钓被鱼钩勾住眼睛。

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做足安全保障,才能更好地享受垂钓之乐。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各位钓友注意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要带好必需的食品饮料和常用药物如创可贴、驱蚊水等,穿戴必要的防护衣物如太阳帽、长袖衣裤、防护眼镜、防滑鞋等。雷雨、大风或高温天气不适合垂钓活动,夜晚视线不好应加倍注意安全。

其次,要选好安全的垂钓位置,要在相关管理部门允许的区域内垂钓,注意观察周边环境,选择安全防滑的钓位,禁止在高压电线区附近垂钓,远离陡岩、深水或急流区。选用合适的钓竿。玻璃纤维竿坚韧耐用但相对重一点,折裂后容易造成玻璃纤维刺伤,碳纤维竿重量轻、硬度高、弹性好,但容易导电,雷雨天和低空裸露电线下绝不能使用。

此外,要小心鱼钩伤人。备用鱼钩等用品收纳在钓箱里,不要随意摆放或乱丢,抛钩、起竿时要注意避让身边游人,以免鱼钩刺伤或鱼竿刮伤,取钩时要小心谨慎,避免钩尖划伤。如果不慎被鱼钩刺伤,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并视情况就医。

如果有小孩参加活动,最好选择有专门设立的儿童垂钓区,使用适合小孩年龄和体型的钓具。在垂钓过程中家长应该始终保持监督,确保小孩不会离开安全区域,同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