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趵突泉的锦鲤过度肥胖,为何不利用在美国泛滥的亚洲鲤鱼?

发表时间: 2022-03-06 19:50

济南趵突泉一直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没想到最近却因为锦鲤又火遍了全网。一位网友在前去游玩时,无意中发现泉水中观赏的锦鲤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实在是太胖了,胖得像猪一样,一点不夸张!

锦鲤在中国是很常见的观赏鱼,它们本是鲤科鱼类的一种,其祖先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食用鲤鱼。中国在一千多年的养殖过程中,慢慢选育出很多色彩艳丽的观赏品种。大约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养殖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如今锦鲤池里的鱼,可不只有鲤鱼,也有草鱼和青鱼等常见家鱼,这些鱼在美国被统称为亚洲鲤鱼

在中国和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地区,锦鲤都被赋予了吉祥、幸福等象征美好的意义,可是在美国,这些鲤鱼却让当地人头疼不已,“人鱼大战”十多年,依然完败,这是为什么?

亚洲鲤鱼在中国活不过童年

锦鲤的“祖先” 主要是鲤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鲫鱼等,这些鱼类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中国的四大家鱼一直是餐饮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

鲤鱼本是一种长寿的鱼类,它们在没有人干扰的自然环境下,可以活到70岁,寿命堪比人类。在2岁之前,雄性鱼类会先一步达到性成熟,2岁之后雌鱼开始迅速成长,这样的生理特征有利于它们更好更快地繁殖。只需要10年时间,它们就能长成1-1.5米长的超级大鱼,在之后的几十年它们依然可以缓慢长大,所以鱼类专家认为鲤鱼能长到一百多斤并不稀奇。

而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四大家鱼淡水养殖产量达1315.1万吨,这是个数量巨大的超级市场,中国人对四大家鱼的需求量巨大,所以一般来说中国的鲤鱼通常活不到两岁就上了餐桌,从生物特性来说,它们还只是“孩子”。

中国人对亚洲鲤鱼巨大的需求量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另外作为原产地,亚洲鲤鱼受到天敌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始终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内,既常见,又难以见到超过10斤的大鱼。

趵突泉里的锦鲤比它们的其他同胞要幸运得多,吃喝不愁也没有天敌,就发挥了原本能吃能长的特性,长成猪一样的体型在中国虽然少见,但是对于亚洲鲤鱼来说也算是正常情况,符合天性。

人鱼大战十多年,美国人完败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乱排放,导致很多水域水质出现了严重问题,大量藻类繁殖泛滥,河水发臭,本土原生鱼类大量死亡。于是美国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引进了草鱼、鲢鱼、青鱼、鲤鱼等亚洲鱼类,用于净化水质改善环境。

这些亚洲鲤鱼们在新环境里勤勤恳恳的滤食浮游生物,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引入外来生物是一件风险巨大的事情,很快美国人就后悔了。它们在适应了环境之后,次年就开始大量繁殖,一条鱼一年就可以产卵数十万,在没有天敌的环境里,这些鱼卵成活率惊人,很快就占领了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伊利诺伊河流域。

这些鱼本就是用来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体内铅汞等重金属富集,失去了食用价值,另外美国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他们通常以食用海鱼为主,图的就是刺少味美。亚洲鲤鱼的肌间刺让他们非常反感,用刀叉也难以挑出鱼刺,也不会用葱姜蒜去腥,所以在美国很少有人去吃它们。中国人控制家鱼的数量的重要手段就是吃,而美国人不吃它们,这就造成了它们的数量失去了控制。

丰富的食物来源,没有人为干预,亚洲鲤鱼在美国水域茁壮成长,很快就成长为了身长可达1.2米、重45公斤,跃高达2.4米的大鲤鱼。

在肆意繁殖了几十年后,亚洲鲤鱼在美国水域已经有了惊人的规模。这些鱼类对噪音非常敏感,每当有船只经过,马达发出轰鸣声,就会集体跃出水面,既撞击破坏了船只,也经常撞晕船员,有时候甚至可以把人撞骨折。

为了治理这些泛滥的亚洲鲤鱼,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也花了很多钱。2010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政府就花了3.88亿美元用来治理,却收效甚微。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会计划批准一项拨款,耗资7.78亿美元在伊利诺伊州约列特附近修建一座大坝,以阻止其继续向美国五大湖前进。

如今美国依然没能有效解决亚洲鲤鱼的问题,这些鲤鱼们在美国野蛮生长,胖成猪的情况比比皆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亚洲鲤鱼在中国通常活不过童年就被搬上了餐桌,所以当大家看到趵突泉的胖锦鲤时觉得十分新奇,可是如果换成美国人看到了,他们就会习以为常,因为这些能吃能长的大鲤鱼他们早已领教到了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