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观赏鱼频繁受欺凌,疾病可能随之而来,需立即应对

发表时间: 2019-12-05 17:58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最近发现很多鱼友经常询问,有关于鱼缸里的观赏鱼出现打斗情况的问题,特别是在新鱼入缸之后经常受欺负。

按理说这个问题应该只存在于混养的中大型热带鱼缸里,特别是一些食肉性的慈鲷科观赏鱼,它们的性格较为凶残、领域意识很强,所以说可能就会出现非常激烈的打斗。

不过也有很多鱼友反应在冷水鱼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而且很多,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但需要一一分析,而且还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一、首先需要我们着手关注的就是鱼病的问题

如果是冷水观赏鱼的多品种混养,养鱼老道是绝对不提倡的。

特别是金鱼混养锦鲤,基本上都是金鱼受到欺负,这个我们就不必再说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金鱼被咬死了也是应该的

我们就算是再没有脑子,像是水泡金鱼、蝶尾金鱼之类的品种,看起来它们游动都很费力,我们怎么可能想到要把它们去和锦鲤混养?更不用说一些嘴巴较贱或者较为凶狠的热带鱼了

那么,如果是同种金鱼或者锦鲤、草金鱼之间发生新鱼受欺负的现象,我们就一定要注意了,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冷水鱼是不会有领地意识的,它们也不会有欺生行为,这个行为只有热带鱼才有,部分的金鱼品种,比如说鹤顶红、鎏金金鱼也会有嘴巴比较贱的。

但是如果它们的嘴巴较贱,在平时的饲养中一定就会显露出来,绝对不会在新鱼入缸的时候才会有所表现,除非是我们混养的品种太娇贵。

所以说我们要密切关注一下,备受欺负的观赏鱼是不是精神不振或者本身有病,在观赏鱼的世界里就是这样,只要是游速过慢、身体有病的观赏鱼,就会受到同类的攻击甚至于被一群鱼活活给咬死。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隔离受欺负的新鱼,或者是万一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嘴巴较贱,我们可以把它给单独隔离。

二、心理压抑过重的观赏鱼,时间长了真的会发病

再就是一些鱼儿入缸的时间较短,由于我们的操作不到位,水质较新、水温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观赏鱼心理压抑,这种情况一般的会出现在锦鲤和草金鱼身上,部分金鱼如果是饲养的水位较深或者温差过大,它们入缸后可能直接失漂,这种情况下也会受到它们观赏鱼的攻击。

如果这些观赏鱼长期的压抑下去,很快体质就会迅速下降,继而开始烂鳃或者周身溃烂,正如今天的一位鱼友所说的,自己饲养的锦鲤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鳞片大幅度脱落?

实际上当我们看到锦鲤周身遍布红血丝、鳞片大幅度脱落的时候,基本上鳞片下的皮肤和肌肉,已经是早就大幅度溃烂了,这样的鱼已经没救了,直接扔掉就可以了,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刮鱼鳞都很费劲,它们的鳞片在没有尖锐物体刮伤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无缘由的大幅度脱落?

这就是长期不适应水质和心理压抑的结果,对于这种情况无药可救,是因为最初所有观赏鱼的入缸程序和水质没有调理好。

因此,如果是鱼缸里之前有鱼,并且状态很好,新鱼入缸产生部分压抑,我们绝对不能够让它们再受到其他观赏鱼的欺负,必须要购买合适的隔离板,予以集体隔离,可以在原缸直接隔离,让这些观赏鱼有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否则可能就会连累到整缸观赏鱼患病或者死亡。

三、水温过高导致的观赏鱼发情

如果我们购买的新鱼状态很好,游动也很正常,被一群鱼儿追来追去,对于冷水鱼来说,水温高于18度以上的话,也有可能是观赏鱼发情了,我们又碰巧买到了雌鱼,所以它就会被一些雄鱼穷追不舍了。

这个现象我们也是很容易就能观察到的,因为已经发情的雄鱼的鳃盖或者胸鳍上会出现很多类似于白点的追星,只要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一定能够看得到,如果实在是追逐的过于激烈,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把雌鱼暂时隔离了,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了。

毕竟刚入鱼缸的观赏鱼,我们务必要它们安心地休息,否则以后的麻烦很多。

四、观赏鱼个体差异过大

这本身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老邹大叔那里我不管,大家可以看看我饲养的观赏鱼,每一个鱼缸里都没有个体差异过大的情况出现,这是多年来饲养观赏鱼养成的习惯。

为什么我在购买观赏鱼的时候,在我们这里的鱼店很难购买,就是因为我看好的观赏鱼数量很少,而且即使是有看好的鱼儿,能够找到个体大小基本差异不大的也不多,所以我就不愿意再去购买,宁可全部放弃也不会去买。

这不单单是一个饲养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审美观念的问题,假设鱼缸里饲养有同一个品种的观赏鱼,最为忌讳的就是个体上的大大小小,这样个体小的观赏鱼是绝对会吃亏的,我们欣赏起来实际上也是极不舒服的。

我经常会看到很多的鱼友,即使是饲养一种观赏鱼,大、小鱼都在一起,比如说一个鱼缸里饲养的七彩神仙鱼,有成年鱼还有部分亚成鱼,最后再加上一群两三厘米的小鱼苗,在这种环境中,请问小鱼苗能抢上食吗,我们暂且不说它们能否受到欺负。

只要是大鱼在它们身边游动,它们的心理就会压抑,更不用说有些成年鱼如果发情了,就会开始对小鱼进行攻击,这个和同一窝的大鱼带小鱼完全是两回事,我们也不必去抬杠,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这些小鱼苗能顾健康的生长才怪了。

它们会时不时地不是肠炎、黑体,就是拒食、趴缸、面壁,因为它们整天生活在极度恐惧中,免疫力就会持续下降,轻易地就会患上各种疾病,而一旦把它们单独分缸饲养,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体色可能瞬间转变,鱼鳍可能全部舒展开来,就是如此简单的操作模式。

任何的观赏鱼都是这个道理,假如说我们在一群成年的燕鱼里,饲养一群红绿灯,它们的想法一定是先考虑如何才能够保住性命,甚至于连鱼食都不敢去抢,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燕鱼不吃它们,它们也有可能会被吓死,或者被追逐而死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体质弱、游动慢的观赏鱼,和体质很强健、游动力较为迅猛的观赏鱼混养在一起,这些体弱的观赏鱼就会受到伤害,除非是我们的鱼缸水体非常宽大,躲避物很多,否则早晚都会是个问题。

五、最为忌讳的就是同种观赏鱼的差异过大

不过有些不同品种的观赏鱼之间,它们可能根本就不搭腔,或者是打斗很轻微,比如说一些性格很温顺的中小型观赏鱼,它们就可以混养在一起,如果个体差异不是很大,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大部分的观赏鱼都是同种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即使是性格比较温顺的,到了发情的年龄,哪怕是它们的前窝孩子也有不放过的可能,个体较大的亚成鱼对于幼鱼,同种类的只要是差距过大,都可有把它们直接视为食物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最应该注意到的个体差异,反而是大多数的同种观赏鱼。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头条宠物大明星##我是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