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田园犬的尊贵你无法想象:揭秘中国国犬的起源

发表时间: 2023-07-13 18:13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里,给大家介绍了狼的进化史(中国仅有的两种狼,你知道是哪两种吗?),而作为中国独有的中华田园犬(也就是我们日常口中的土狗)其实跟欧亚灰狼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也证明咱们的土狗,是有着非常高贵的血统的。

在讲中华田园犬的起源之前,咱们先来说说狗的起源吧。

目前,在学术界,对于狗的起源目前还没有完全有定论,依然是比较扑朔迷离,只能大致判断狗的祖先是灰狼。

1997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将来自世界各地140只不同种类的狗、162只灰狼、5只北美小狼和12只豺的线粒体DNA进行相互比对,结果显示,狗与灰狼的亲缘关系最近,这意味着,狗最可能来自人类对灰狼的驯化。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狗是在某一个地方被人类一次性驯化,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还是在不同的地方被独立驯化的?

根据上世纪9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尔斯·维拉等人的研究,把67个品种的狗的线粒体DNA与狼、小狼和豺狼的线粒体DNA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狗追溯到狼至少有4种分别独立的遗传线索。从而得出的推论是:狗至少分别被4种有效的方式饲养过。因此他们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家犬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驯化事件,而且家犬驯化后仍然和狼有基因交流。

而根据考古学的成果,世界上最早出土的家犬化石是在中国东北吉林榆树市的周家油坊,距今26000年至10000年。在西方,最早的家犬化石证据出土于德国,是一个14000年前家犬的下颌骨化石。另外一个较早的化石证据来源于中东,是出土于以色列的北部,大约距今12000年前的一个小型犬科动物骨架化石。

而根据家犬DNA序列与狼的DNA的差异,维拉等认为人类饲养狗应当是在13500年前——毫无疑问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学术界关于狗的三大起源说法

一、起源于东亚

论据:

在2002年《科学》杂志上,根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瑞典皇家技术研究院发出的一篇共同报道指出:在研究人员采用网络法,通过对包含品种犬在内的家犬数据的遗传结构分析,提出了世界范围内的家犬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群体。他们在对家犬起源时间进行了估测后认为,家犬东亚起源的时间为15000或40000年前,驯化地点是在东亚的某一地区。原因是来自东亚地区的家犬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就像在现代人类起源的研究中,来自起源地——非洲的人群持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一样,也可以据此推断家犬的起源地为东亚。

此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直继续进行着这个研究。来自2016年一个较新报道是,张亚平院士领导的团队收集了采自世界各地的12只灰狼、27只土狗(未经历品种化的家犬群体)和19只不同品种犬的样品,利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

基于分析的结果,研究人员推断,从3.3万年前左右开始,东亚南部地区的一些灰狼可能由于被人类居住地周围的食物残余等所吸引,逐渐与其他灰狼群体分离,而与人类慢慢地相互靠近(拾荒者假说)。家犬在这一地区与人类共同生活了上万年之后,于1.5万年前开始向西迁徙。在到达中东地区后,家犬又从这一地区向非洲和欧洲等地辐射扩散,并在1万年前左右到达欧洲地区。

而这些迁徙出亚洲的家犬群体中的一个支系又向东迁移。在1万年前左右,这一迁回东亚的家犬群体,在中国北部与东亚家犬群体杂交形成了一系列混合群体。这些混合群体和一些从西部迁回的没有发生混合的群体,又随人类多次迁往美洲地区。

但遗憾的是这个研究结论目前缺乏考古学发现的支持。但考虑到考古学研究手段的一些局限性,这一现象也并不让人意外。

二、起源于欧洲

论据:

2013年11月1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芬兰图尔库大学奥拉夫·塞尔曼研究团队的文章,作者的结论是,狗大约是在1.88万年至3.21万年前在欧洲驯化的。

研究人员从阿根廷、比利时、德国、俄罗斯、瑞士和美国收集了18种犬科动物的化石并提取了线粒体DNA,这些动物化石最早可追溯至3.6万年前,其中有2008年10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在古耶特洞穴发现的距今3.17万年的狗头盖骨化石。

在把这18种犬科动物的线粒体DNA序列与来自49只现代狼和77只现代犬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对比后,塞尔曼等人建构了一个线粒体DNA遗传树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了这个遗传树的全部信息后,研究人员认为几乎所有现代犬都与古欧洲犬科动物有更密切的亲缘关系,但与中国或东亚的狼关系并不密切。这一遗传树还确定了四个现代犬进化分支,并确认欧洲是狗驯化的主要中心。

不过,这个研究只是检测了狼和狗的线粒体DNA,并没有进行细胞核DNA的测序和比对,也没有进行Y染色体DNA的测序和比对,同时研究人员没有比对来自中东或中国的狼和狗的DNA,因此,他们的研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全面,因此缺少足够的说服力。

三、起源于中东

论据:

在塞尔曼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之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林德布拉德·托赫团队在2013年3月21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狗起源于中东。

狼是食肉动物,而狗是杂食动物,因此从狼演化到狗的一个关键是,狗应该逐渐产生和拥有消化淀粉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基因。因此他们采用对狗和狼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而且比较了狼和狗参与食物消化的基因。

从消化淀粉的基因突变可以看到,现代狗的祖先是在食用富含淀粉的饮食中演变的,相较于以肉为食的狼,这是早期狗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在长达几个世纪食用人类给予的富含淀粉的食品后,狗终于具备了消化淀粉食物的基因。因此,这一研究支持“狗是被早期人类定居点的剩饭剩菜吸引过来的狼进化而来”的观点。

人类的淀粉类食物当然是因为在农业发展和发达之后,人类能大量享用麦类和谷类食物才能分给狼一杯羹。由此推论,在大约1万年前中东地区农业起源时,狼开始在人类聚居地和垃圾堆附近游荡,从而出现了犬类的驯化。不过,中东不是一个严格的地理范畴,它几乎涵盖整个西亚,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但是,从中东地区当时最早的人类定居点杰里科城发现迄今最早的人工小麦可以推论,狗起源于中东(西亚)。

然而,这个观点的弱点在于,狗的化石出现的时间与农业革命的时间不符。狗的驯化在农业革命之前很早就发生了。这并不符合该研究提出的人们在农业革命之时和之后用淀粉类食物喂养野狼才将其驯化为狗的结论。

(以上内容整理自中科院的一篇科普文章)

以上三种起源说法,都有一定论据来支撑,但各自又不能完美闭环,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关于狗的起源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许在我们没搞清楚人类的进化历程之前,我们永远无法确定狗究竟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成为狗的。

在说完了狗的三种起源之后,咱们再来聊聊中华田园犬的起源。

虽然整个狗的起源至今没有确定的定论,但是中华田园犬的起源相对还是比较能确定的。

在大约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随着恐犬亚科动物的衰退,古犬亚科狐形犬属逐渐演化为今犬亚科,再到东南亚狼继而分化成了中华田园犬。其历史可比我们5000年文明史(中国有记录的历史)都要久远。而根据考古的发现,至少在1万年前,中华田园犬就已经生活在华夏大地了。

最早关于中华田园犬的文字记述,应该算是来自秦纪吧:

使者来,会职责相下吏,高皆妄为反辞以相傅会,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

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这里的黄犬,指的就是中华田园犬了。

古代中华田园犬的地位一直是比较高的,除了大家熟知的看门护院,他们还是捕猎能手。

东周时期的天之六价就是六只中华田园犬,战国时期遗址中出土的中华田园犬遗骸甚至带着两条大金链子,奢华程度堪比贵族。

到了汉代、南北朝时期,中华田园犬已经成了盛名在外的宠物犬,汉武帝为了建立宫殿,北极君王甚至给几条田园犬封了爵位官职,这地位其他犬类都只能望尘莫及。

再往后的历史里,中华田园犬依然保持着非常高的地位,苏轼笔下的左牵黄中的黄就是中华田园犬。

纵观中国历史,中华田园犬是人们最忠实的伙伴,是文人墨客、诗词画卷中的常客,祖上光辉的中华田园犬即使现在也非常讨人喜爱。在农村,他们依然是守卫庭院的小能手。

接下来,再讲讲几种血统中华田园犬。

一、大黄狗

这也是最常见也最熟知的中华田园犬了。要论起来,我们的大黄狗可以秋田犬及柴犬的祖宗。咱们的大黄狗在17世纪传入日本后经改良形成的秋田犬。而柴犬也是在2000年前由中国传入日本。所以其实从外观上来看的话,秋田犬跟柴犬跟咱们的大黄狗几乎就是ctrl c后ctrl v复制的。

二、松狮

松狮犬,又名巧巧犬、骁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如今众所周知的松狮犬,在中国汉代的陶器及雕塑品中非常容易辨认。其他的一些史前古物品表明这种品种的历史甚至早得多,包括广西左江宁明的花岩壁画(据考证为春秋时期的壁画)都有其形象的描画。

一些学者认为,松狮犬是萨摩耶犬、挪威猎鹿犬、波美拉尼亚种狗和荷兰卷尾狮毛狗的祖先。古代的中国松狮犬在岭南两广地区被当作贡品朝贡予商王朝,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松狮犬更是王家两种主力猎犬的犬种之一。

三、西施犬

传说在17世纪中叶,西施犬是由达赖喇嘛献给皇帝的拉萨狮子犬与北京犬杂交便得到的。

1908年,慈禧太后死后,西施犬被秘密运往欧洲。据说,西施犬的繁殖是由一些太监负责,他们竞相育成能讨皇帝欢心的小犬。英国于1935年成立了西施犬俱乐部,再由英国引入斯坎地纳维亚国家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英美军回国时又引入了美国。

西施犬自培育以来一直被用来当伴侣犬,同时,因为它身上的「皇家血统」,所以,无论公母西施的个性相差不多,一样讨人喜爱。

四、京巴

京巴长久以来一直作为皇宫的玩赏犬,在历代王朝中均备受宠爱。由于长期深禁宫廷环境之中,使京巴犬保持了难能可贵的纯正血统,同时也带上几分高雅神秘的贵族色彩。

历代皇室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断对这种狗进行改良。为了让它不想京巴远走而总在皇帝周围活动,他们让狗狗的前腿弯曲;为了让犬落地无声,他们培育狗狗脚尖有羽状毛;而为了体现京巴犬的尊贵和独一无二,他们要求狗狗的毛色金黄与皇帝的衣服相一致。

外国人了解到此犬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在皇宫的帏帘后面找了5只京巴犬并带回英国。据说,这5只京巴犬颜色各不相同,其中一只有浅黄褐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犬被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对其非常喜爱。

直到1893年,京巴犬才在英国展出。洛夫吐斯阿兰夫人在切斯特犬展上展出了一只京巴犬,以其惊人的美丽和传奇的历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这只犬在欧美京巴犬最早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因为这种犬是被人从北京带到英国的,「京巴犬」因此而得名。

五、藏獒

藏獒,产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带,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其特征是「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仪表堂堂」。历史上有「九犬成一獒」的说法,被看作西藏人的护卫犬和保护神。在西藏被喻为「天狗」。

在世界犬类漫长的血统融合中藏獒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是许多世界大型犬种的祖先,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怕野兽的犬种,曾有「一獒抵三狼」的说法,故藏獒又有「世界种犬」和「东方神犬」之称。

藏獒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于著名的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57 年他来到中国,在四川省第一次遇到西藏人和「来自西藏的狗」。他在游记中描述:西藏人有如此巨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大胆,其形如驴,吠声如狮吼,足震山岳。

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对西藏犬种的故事在公元1300年间首次刊载,马可波罗更是西方国家第一个拥有「来自西藏的狗」之人,随其回国的藏獒也是首批进入欧洲的藏獒。当年成吉思汗在西征时曾用3万只藏獒组建了一支军团,该军团曾为其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有的藏獒就散落在当地,成为多种犬支的始祖。

当然,中华田园犬还有其它几类,比如说镇宅驱邪的不二选择——四眼狗;啸天犬的原型——山东细狗;天生拥有很强捕猎能力的下司犬;清朝时候的皇家猎犬——虎斑犬;威武霸气的川东猎犬等。

所以说,千万别小看了咱们的中华田园犬,它们可都是有着皇家血统的高贵犬种。

此外,回望中华田园犬的历史,真的得说一句,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于我国的掠夺,真的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而看看现在国内被人宠上天的不少品种犬,其根源都还是中华田园犬,出口转内销后地位却在纯血统中华田园犬之上,而陪伴了我们华夏民族走过千年风风雨雨的中华田园犬,如今却被曾经的生死伙伴弃之如敝履,真的是悲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