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口岸首次迎来2000只丹麦北极狐

发表时间: 2018-01-11 10:18

2018年1月9日19时许,南航CZ8702航班波音777机型全货机经过1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满载40多吨、2000多只北极狐,从丹麦比隆安全飞抵青岛国际机场,这是青岛机场近年来保障数量最多的活体动物,是山东口岸首次进口种用北极狐。

北极狐,也称白狐、蓝狐,分布于丹麦、芬兰等国家,可在-50℃的冰原上生活,毛皮价值昂贵。此次引进的2000只种用北极狐总价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规模和价值在全国口岸均居首位。山东狐狸、水貂、貉子等毛皮动物饲养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此次引入的优质种狐将进一步改善山东毛皮动物养殖种群品质,提升本省现代养殖业发展水平。

为确保该批北极狐顺利通关,山东检验检疫局服务前置,认真做好隔离检疫准备工作。一是严密制定进口北极狐检疫工作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提前与机场物流公司 、进口商等单位召开协调会,严格落实进境北极狐检验检疫要求,确保全过程无缝连接 。二是严格落实各项检验检疫措施。严格审核进境检疫许可证、检疫证书、原产地证书等相关材料 ,并安排动物检疫专业工作人员登机进行现场检疫,对北极狐运载包机货舱、装卸场地、运输工具实施有效防疫消毒,避免疫情扩散。三是实现一次查验快速通关。与机场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成立联合工作组,实现一次查验,确保该批北极狐在最短时间内从山东口岸通关放行。本批种狐随后将运往潍坊进行为期30天的隔离检疫。

由于此次运输的北极狐是一种名贵动物,具有相当高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且北极狐个体神经较为敏感,易互相撕咬搏斗,所以对现场保障操作等要求都极为严格。青岛机场各保障部门制定了专业的运输保障方案,提前做好调配和规划,经过近2小时的紧张保障,所有笼箱完成装车,以100%的成活率完成了北极狐保障任务,前往养殖基地“安家落户”。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丁一

◎相关新闻 新西兰车厘子打飞的直达青岛

1月9日下午1:30,1400公斤产于新西兰的新鲜车厘子顺利抵达青岛机场,这是青岛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成立后迎来的首批来自新西兰的进口水果,标志着青岛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成功运行。2017年1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函,同意青岛机场口岸开展进境水果业务,意味着进口水果可以在青岛机场经检疫合格后直接通关入境 ,而不再需要通过其他口岸中转。

该批车厘子来自于新西兰南岛的中奥塔哥,这是全球著名的车厘子产地,该地种植有世界上品质最好的车厘子。为保证该批车厘子检疫通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山东检验检疫局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了一系列把关流程,1小时内完成了全部检疫查验工作,在保证了该批车厘子的新鲜度的同时确保了食用质量安全。流亭机场海关专门设立了“水果绿色通道”,允许企业在货物到港前申报,通关部门安排专人审单并告知企业审单情况及有无查验布控。

青岛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从2017年8月7日总局批准建设水果口岸,到12月8日获批,历时4个月,创造了全国进境水果口岸的建设验收的历史最快纪录。 城市信报记者 丁一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