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饵借力电商,成功打开大市场

发表时间: 2023-11-01 18:18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燕 程晾 马珺)在大部分人眼中,作为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地方,深居内陆的新疆发展渔业及相关产业并不具备优势,更别提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在木垒县有一家企业不仅生产各类制作精良的仿真鱼饵,还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用小鱼饵“钓”出了大市场,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这家企业就是木垒县雅芝达渔具有限公司。

日前,记者来到该企业,刚到公司大门口,就被大门两侧的一副大红色对联吸引了目光,上联写的是:西域山城绣娘巧施雕虫小技专做各类小灵虫,下联写的是:世界各国钓客狂买诱鱼神饵独戏多种大傻鱼,横批:绝妙供求。这副对联是公司董事长阮成耀所作,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秘密。推开公司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面墙上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各种仿真鱼饵,有仿真蜻蜓、仿真虾、仿真蚯蚓、仿真小鱼等,各式仿真鱼饵栩栩如生,让人一时分不清真假。董事长阮成耀拿出一盒手掌大小的鱼饵告诉记者:“就这样一小盒鱼饵,可以卖到50美元,今年以来,公司在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网站)销售了31074单,金额达40多万美元。”

木垒县雅芝达渔具有限公司鱼饵陈列墙。 昌吉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传松 摄

公司的前身是深圳市雅芝达渔具有限公司,2017年,阮成耀有了新考虑,一方面是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另外一方面是他相信拿得起绣花针的巧手木垒绣娘,一定能制作精细的“小昆虫”,他决定将公司迁回自己的家乡木垒县。实践证明,他的决断是对的,公司良好的经营情况,不仅实现了对联中提到的“山城绣娘巧施雕虫小技专做各类小灵虫”目标,还让当地农牧民妇女得以就地就近就业,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

阮成耀告诉记者,公司各类仿真鱼饵的出口订单前几年主要依托的是国外展会,近些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公司开始布局电商销售渠道。据阮成耀介绍,公司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在其中的一个平台上有2千美元的交易额。有一段时间,展会经济虽然受到影响,但依靠跨境电商,企业仍然接到部分订单,依托电商渠道,阮成耀的公司度过了“贸易寒流”。今年开始,木垒县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为出口企业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指导企业研发新产品,瞄准出口方向拓展市场。木垒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风萍介绍说:“我们简化了跨境贸易的手续办理,原来逐级申报,现在在网上就可以申报,还出台落地相关优惠政策,更好地助推企业走出去。”

看着公司节节攀升的销量,阮成耀的闯劲更足了。他充满信心且幽默地说:“通过‘一带一路’,我们联通中亚、西欧市场,目前,在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这些国家都有客户,我们的优势就是对联横批,更大的目标就是实现对联的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