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调漂:基本功的全面解读

发表时间: 2018-10-27 00:24

调漂,即在主线、子线和钓钩自重不变的情况下,增减铅皮的重量或更换浮力不同的浮漂,在漂尾露出水面几目的前提下,达到线组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即可实现悬坠的调整。调目是指钓组空钩不落底的状态下,浮漂的浮力略大于铅坠重力悬浮在水中的一种状态。通常情况下,浮漂的浮力与铅坠重力相差的越大,调目就越高,钓组就越灵敏。反之,如果铅坠重力越略大于浮漂的浮力,调目就越低,钓组就越迟钝。钓目是指钓组在完成调漂后,挂上饵进行施钓的一状态。一般的情况下,钓目越多越迟钝,钓目越少越灵敏,但钓组的灵敏与迟钝还取决浮漂的调目,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1.半水调漂

空钩不落底调漂,是悬坠调整的基本方法。确定钓组并配置适合的浮漂,就可半水调漂。具体操作:先将太空豆锊下来使浮漂下移,确保空钩不着底,将钓组抛入水中,若浮漂沉入水底或少于要求的目数,说明铅坠太重,需减铅皮;若浮漂露在水面的目数多于要求的目数,则添加铅皮,直至漂尾露出的数目达到要求为止。此时,钩和铅坠均处于悬浮的状态。

2.调平水

双钩挂上相同重量的钓饵,抛入钓点,若浮漂在水面露出的目数超过一目以上,则铅坠太轻,应增加铅皮;若浮漂下沉,则铅坠过重,应减少铅皮,经过增加或减少铅皮,直至漂尾与水面平齐。钓鱼时再将浮漂向上锊(找底),直到漂尾在水面露出一目即可。

3.调灵钓钝

空钩调漂时,漂尾露出水面5-6目,在一钩挂饵,观察浮漂下沉情况,最好漂尾能露出水面2-3目,再挂上双饵找底,直至漂尾露出水面2目。此时一钩饵着底,另一钩饵悬浮,这种调整方法的灵敏度较高,鱼儿稍有动作浮漂既有反应。

4.调钝钓钝

即找到底后,使漂尾在水上所露出目数的高度与子线的长度相等,再逐渐增加铅坠的重量,直至漂尾与水面平齐,此时,双饵躺在水底,铅坠触底1-2目。铅坠的重力是自重减去体积排开水所产生的浮力,铅坠与水底还有一定的摩擦力,鱼咬钩拖动铅坠,要克服铅坠的重力和摩擦力,再通过主线将信号传递给浮漂。铅坠触底时,大部分重力被浮漂的浮力所牵引,剩余重力的铅坠摩擦了很小,故鱼咬钩的信号可能直接通过主线传递给浮漂,可见,触底比卧底有信号反应更直接,浮漂的灵敏度也高